致敬人民英雄,牢記初心使命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來源: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 作者:王理東
原標題:致敬人民英雄,牢記初心使命——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將戰爭阻斷在國土之外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糾集所謂“聯合國軍”進行武裝干涉,很快就席卷整個朝鮮北部,威逼中國東北邊境。在南線,美國杜魯門總統宣布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和進駐基隆、高雄兩大港口,武裝阻止中國解放自己的領土臺灣。與此同時,美國還向法國提供軍援,支持法國擴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戰爭,以便從南翼牽制中國。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建立伊始,在各方面存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國際反華勢力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當時,美國軍隊公然武裝干涉朝鮮內戰和封鎖臺灣海峽。特別是美軍在仁川登陸后,越過“三八線”大舉向中朝邊境進犯。想想當年,日本軍國主義霸占朝鮮而后染指中國,從而使中朝兩國先后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唇亡齒寒,戶破堂?!?,如果美國控制朝鮮半島,美蘇在東亞直接角力的前線會從半島變成東北三省,無休無止的經濟和軍事訛詐將會緊隨而來,而任何一方在別的戰略方向上的失敗,都會力圖在這里得到補償。一個農業國不得不向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發起挑戰,其中的慘烈不言自明,然而這是一個國家在上一個歷史周期中欠債太多,為了子孫后代在新歷史周期中能夠不再重復過去百年的悲劇,所必然付出的代價。
在這緊急關頭,中國被迫推遲解放臺灣,調整國民經濟恢復計劃,決心不惜付出巨大的民族犧牲,派出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進行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
當年如果不是美國打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我國臺灣,打到了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與美國作戰的。
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一書中所說:“毛澤東有戰略眼光,判斷很準確,如果他不在朝鮮阻擋美國,他或許要在中國領土上與美軍交戰。最起碼,他沒有理由去作出相反的結論?!?/span>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
一戰揚威,百年雪恥,震懾對手數十年
70年前的這場“抗美援朝”戰爭,無疑是新中國歷史上一座重要里程碑。
那年那月,這個從持續了百年之久的干戈離亂中誕生的新生國家剛滿周歲,當她來到這個世界上時,迎接她的,是斷墻殘垣,是瓦礫廢墟,是荒蕪已久亟待耕耘的土地,是千千萬萬嗷嗷待哺的生靈!還有欲待重整的殘破河山,渴盼歸一的邊遠疆域,切望蕩平的殘敵悍匪,急需洗滌的污泥濁水……
她對和平生活和平建設的向往,如同久旱的土地之望云霓。
然而,她卻毅然決然地派出了她的百萬優秀兒女,肩荷著“萬國牌”武器,靠著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昂首挺胸地走出國門,迎著撲面而來的硝煙烈火、槍林彈雨,去迎擊以世界頭號強國為首、自稱“聯合國軍”的鐵甲勁旅,硬是把以美國為首武裝到牙齒的17國聯軍從家門口趕回38線,最終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事后美軍對志愿軍的評價就是: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圍殲機器化部隊的軍隊,步兵戰術堪稱巔峰,這是只有中國才做到的奇跡。
抗美援朝結束時,當板門店談判時中方作為替代蘇聯的角色和美帝對等談判時,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國際上才真正不是句空話了,通過這場戰爭,中國才真正被自己的“朋友”和敵人承認為一個極為重要的力量砝碼,隨后才是兩大霸權真心實意、下出血本的拉攏,并最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這場大博弈的勝負。正是抗美援朝為中國在這一輪歷史周期中的國際定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51年2月20日我告別的祖國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在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歷史上,只有新中國,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拒外來威脅于國門之外,遏侵略兇焰于初臨之時;只有新中國,第一次基本依靠自己的力量,卓有成效地維護了我們和平生存、和平建設與和平發展的權利;只有新中國,第一次出色地履行了對盟友乃至對世界和平的國際主義義務,鮮明地向朋友,向敵人,向世界,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真真切切的現實存在:言必信,行必果;不拋棄,不放棄;敢承受,能擔當!而以世界頭號強國為首的列強們,也正是通過這場戰爭的較量和交往,開始真正聽懂了他們曾經聽不懂的鏗鏘之聲:
“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
世界頭號強國同樣也得到了“第一次”的體驗——第一次“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畫押;第一次面對戰爭結局享受“失望的痛苦”;第一次面對把企圖削弱的對手給打強大了的尷尬處境;第一次在一個站起來的東方民族面前垂下了高傲的頭……
新中國走向世界的真正起點,其實正是始于這場偉大的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國威和軍威,讓世界重新開始評價中國,獲得世界尊重。
抗美援朝戰爭,是三百年來中華民族對西方列強第一次發起的主動反擊。它用一百萬聯合國軍的鮮血告訴了全世界,我們這個古老民族也擁有不屈的意志。
1952和1954年,蘇聯分別將中長路和旅順口海軍基地移交給中國政府。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在美國的沉默中,在蘇聯的默許中,中國徹底收復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國現在的版圖。
這一仗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尊嚴,打出了中國軍人的霸氣!
三年抗美援朝,中國硬生生打出一個世界大國!
英雄鮮血筑就的不朽豐碑
為了統一中央意志決心,毛主席把自己的兒子毛岸英也送往朝鮮戰場,和人民志愿軍一起并肩作戰,240萬中華優秀兒女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先后開進朝鮮戰場,以他們熱血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伸張了正義、捍衛了和平。此后歷經五次大規模戰役,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在歷時近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共傷亡36萬余人,犧牲183108名烈士,斃傷敵671954人,俘敵46088人,勸降435人,共計718477人,其中美軍290000余人。
勝利背后,其中慘烈,實難言表。
在長津湖,在龍源里,在松骨峰,在大同江,在上甘嶺,一百多萬志愿軍戰士的鮮血灑在了那片土地上。志愿軍將士在餓到眼金星的情況下,懷著近乎忘我的無畏精神,呼喊著“向我開炮”的口號,以血肉之軀對抗裝甲洪流?。?!
邱少云、黃繼光、楊根思、劉光子…………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位位優秀的志愿軍戰士前赴后繼地為祖國的尊嚴、同胞的安寧而捐軀,其中,就包括共和國主席長子—毛岸英。當主席聞知噩耗時,淡淡一句“誰讓他是我的兒子”又包含多少血淚。
正是這些人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將世界頭號強國擊退500公里,打出了幾百公里的安全緩沖區和戰略縱深,捍衛了中國東北乃至華北的安全,打出了幾十年的和平局面,為祖國和人民換來今天的幸福和安寧。
他們以無私無畏的偉大精神,他們建樹的豐功偉績永遠銘刻在全國人民心里,他們用鮮血筑就的不朽豐碑將永遠聳立在人民心中!
致敬人民英雄,牢記初心使命
所有為中華民族崛起而犧牲的人都是英雄,是真正民族之脊梁!
今天我們紀念抗美援朝,就是要學習中國人民志愿軍在祖國危難時刻,無私無畏挺身而出的偉大精神,學習中國人民志愿軍戰爭生死考驗面前不怕犧牲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
抗美援朝戰爭,是三百年來中華民族對西方列強第一次發起的主動反擊。它用一百萬聯合國軍的鮮血告訴了全世界,我們這個古老民族也擁有不屈的意志。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70年了。70年來,中國發生了巨變,世界也發生了巨變,在這個巨變中,抗美援朝戰爭的決策及勝利發生著關鍵作用。今天我們紀念抗美援朝偉大勝利,應取的正確態度是:尊重歷史而不是歪曲歷史,崇敬英雄而不是褻瀆英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今天安享著幸福生活的人們,千萬不要忘了半個多世紀以前的那場生死之戰,不要忘了那些為了共和國而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冰天雪地中死戰的不屈將士;
至少,不應該一邊幸福著,一邊對那些犧牲的烈士說三道四、胡言亂語。
而今中國的大國地位,有他們不可磨滅的功勞。沒有他們的立國揚威之戰,利比亞、伊拉克、敘利亞……就是前車之鑒。
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抗美援朝告訴我們,尊嚴在勇者的劍鋒之上。誠如是,一個真正的劍客,可以倒在對方的劍下,但絕不可以跪在對方的劍下。一個國家和民族也必須敢于亮劍,才能在這個叢林法則盛行的世界贏得起碼的尊嚴。
借用毛新宇將軍的一句話:“現在,我們安享著和平寧靜的生活,安享著現代文明,安享著大國尊嚴。此時的中國人,請一定不要忘記那些爬冰臥雪的志愿軍將士,那些帶給我們今日尊嚴的犧牲在三千里江山的志愿軍烈士?!?/span>
緬懷英烈慰問老兵,傳承英雄紅色精神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一首當年曾唱遍中國大江南北的歌曲,把人的思緒一下子又帶回到70年前的那場難忘的戰爭……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70年過去了,但欣慰的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用鮮血鑄就的國家尊嚴,從此寫在了中華兒女的臉上,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的無私無畏精神,從此銘記在中華兒女的心里。
“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里,但時刻不要忘記為祖國為人民作過貢獻的老軍人,他們是祖國的驕傲,是人民的功臣,是永遠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鮮血甚至生命奠定了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span>
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全國各地開展了致敬抗美援朝老兵的慰問活動,向老兵們表達了最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祝福。
抗美援朝的硝煙已經遠去,但是人類的戰爭從未停歇,臺灣問題還沒有解決,解放戰爭還沒有結束,中華民族統一之戰的號角隨時吹響,今天我們紀念抗美援朝,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是為了學習共產黨人敢于斗爭、不怕犧牲、艱苦奮斗、不斷前進的精神風范,也激勵我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通過紀念活動不僅得到了向先烈學習的寶貴機會,同時也使我們更加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事業,并時刻提醒每一個黨團員,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走在群眾前面,都要起表率作用。以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激發我們建設偉大祖國的堅強斗志。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新時代,新征程。英雄們代代相傳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念,正如矗立在民族復興航程中的燈塔與坐標,召喚著中華兒女在逐夢路上奮勇前行。
紀念戰爭是為了珍愛和平,紀念英雄是為了守護正義,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每一次對英烈的祭奠,每一次對英雄的贊頌,都是為了新的出發。英雄不老,精神永恒!